雙恩工業技術(重慶)有限公司
電話:023-88660179
傳真:023-88660179
手機: 13637863228
公司郵箱: shuangen99@126.com
公司地址:重慶市渝北區龍湖紫都星座A棟2409-2411
網址:www.millenialhacks.com
郵編:401147
發表時間:2024/7/31 11:37:05
導語:近日,新能源商用車行業再迎重磅政策利好!
近日,新能源商用車行業再迎重磅政策利好!
7月2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印發《關于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干措施》,統籌安排3000億元左右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其中,涉及貨車方面明確,支持老舊營運貨車報廢更新,單車最高補貼8萬元;客車方面,更新車齡8年及以上的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最高單車補貼6萬元。
這一政策的發布,大大提振行業信心,有助于商用車市場的進一步回暖,對于其中提到的新能源商用車而言更是重磅利好,或將帶來新一波市場銷量的爆發。不過,要使新能源商用車市場進入成熟發展階段,光依靠政策的推動自然不夠,還要取決于新能源商用車市場競爭力的提升。
為什么這么說,這又是誰的論斷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分享,國家信息中心正高級經濟師徐長明近日在中國汽車論壇上的主題演講《新能源商用車發展趨勢》的干貨內容。
上半年新能源商用車滲透達16% 政策是重要推手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商用車市場實現快速發展。據內需口徑銷量統計數據,2018年到2021年,整個新能源商用車市場的滲透率在3%左右,2022年突破到10%,2023年達到12.1%。
據最新公告數據,2024年1-6月,新能源商用車滲透已達到16%的水平,其中,6月的滲透率達到21%。今年上半年,新能源商用車滲透率保持逐月上升的趨勢。從細分市場來看,輕卡、輕客的電動化滲透率提升較快。
據徐長明分析,最近三年,新能源商用車市場實現快速發展,主要原因是減碳和環保這兩大類政策在推動。僅近半年,國務院、中央多部委、地方行政機構等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和環保相關的政策或指導文件,均有利于推動商用車新能源化的發展。從目前來看,最有效的政策之一就是工業領域里鋼鐵行業施行環保分級管理制度,把上下游運輸的碳排放和氮氧化物排放納入視野,把污染和碳排放都進行考核。
“就像剛剛結束的高考一樣,六七門課,理論上總分達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但一些好的大學要求這六七門里每門課必須達到多少分,也就是還有分項要求。”徐長明說,鋼鐵行業環保分級分為A級、B級、C級三種,達到頂級標準A級,在各種天氣都可以生產;達到B級標準的企業,在有些地區一年停產20天左右;最差的C級企業,一年則要停產更多天。一停產對廠家損失特別大,“小鋼廠一天損失就很多,大鋼廠損失更多”。
“所以,現在鋼鐵廠要求進廠的貨車必須是純電動卡車,不是純電動不讓進。政策實施后,帶來了比較突出的推廣效果。河北省鋼廠最多,所以,河北賣的新能源中重卡遠遠超過其他省份,2023年銷量將近8000輛,今年還在增長。山東省鋼廠也比較多,電動重卡銷量也呈現快速增長態勢。目前來看,鋼廠多的地方純電動重卡賣得就多,這是政策所帶來的影響?!?/span>
此外,徐長明還介紹,深圳和成都的新能源商用車滲透率也提升比較明顯。其中,深圳今年前5個月新能源商用車滲透率達到55.9%,原因在于深圳對新能源商用車的政策支持力度非常大,其中路權是一個重要的方面。他預測,在新能源政策的推動下,接下來,像北上廣深等大城市需要減碳、降污染的大城市,新能源商用車滲透率將出現較大幅度的提高。
新能源商用車市場驅動力將逐步提高
不過,相比新能源乘用車超四成的滲透率,新能源商用車滲透率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徐長明認為,未來幾年,新能源商用車的發展還離不開政策的支持,但是要想達到比較高的滲透率,關鍵靠市場競爭力的提升。
“下一步,新能源商用車滲透率的提升,在政策推動下有可能達到20%左右,再高就要看產品和市場是否有競爭力,沒有競爭力而逼著大家買是不太現實的?!毙扉L明說道。
那么,如何提升新能源商用車的市場驅動力呢?
在徐長明看來,須從價格力、產品力和來自用戶的偏好三大方面發力。
一是價格力。在新能源乘用車領域,比亞迪去年的口號是“油電同價”,今年是“電比油低”,新能源商用車電車比油車大概貴出80%。據調研顯示,如果新能源商用車比油車購置成本貴30%-40%,用戶比較愿意選擇新能源車型,畢竟用車成本相對更有優勢。從客觀條件看,鋰價格下探和多樣化的降本策略使得企業降價具備一定的客觀條件。
“原先預測,動力電池成本上,2025年差不多能到650元一度電,而高峰時是1000元左右一度電。下一步,如果降到600元一度的話,一度電相比高峰時下降300多元,一輛裝400度電的電動重卡,動力電池成本就減少12萬元;電動輕卡也是同理,配套電量大概在80度-100度,若按100度電來算,動力電池成本可降3萬元,如果再有其他方面的成本下降,這對整個新能源商用車的競爭力提升非常有幫助?!?/span>
二是產品力。早期,新能源重卡主要為油改電平臺,近兩年,各大商用車企業正在加快新能源商用車專用平臺的正向開發。正向開發有助于提升產品可靠性、通用性、實現產品設計、開發與生產的良性循環。據悉,東風商用車D600平臺預計將于2025年發布,將陸續投放基于該平臺的全新車型產品,涵蓋燃油、燃氣、新能源以及智能駕駛全系列。
除開專用平臺外,補能的時效性與便利性也是影響產品力的關鍵。電動商用車補能有充電、換電兩種方式。目前,換電和充電車型用車成本價格相差比較大,如果電動商用車都采用換電模式,將不利于滲透率的進一步提升(換電模式之下,車輛的購置成本較高,車輛的使用頻率是決定盈虧的關鍵)。而充電式純電動商用車存在著補能時效性差、便利性差的難題,未來快充和超充技術將逐漸成為重要補能方式,鋰電池企業都在積極布局。今年,不少企業推出的新產品采用快充模式,目的就是設法解決充電難、充電慢的問題。
在政策和商業模式的強力推動下,純電動商用車正在相關場景快速發展,主要分為固定區域運輸車、城際倒短運輸車和市內作業車三種。其中,固定區域運輸車,主要適合鋼廠、港口、煤炭基地、礦山等運營場景。“在固定區域運輸場景中,目前鋼廠新能源重卡推廣效果比較好,下一步正在大力推動水泥、焦化等行業。”徐長明預測,未來隨著工業環保分級管理體系在更多行業、更多省份進行推廣,化工等行業將成為整個“十四五”期間新能源商用車(尤其是中重卡)的重要推手。
三是來自用戶的偏好——經濟性驅動。徐長明表示,新能源乘用車消費大都是自愿行為,在不限購、限行也不特別嚴格的三線城市,即便買車沒有優惠,今年上半年滲透率依然達到39%,市場推動力已經顯現。雖然新能源商用車對用戶的吸引力沒有這么大,但一些場景的經濟性已經開始得到用戶偏愛。
徐長明分享了一個承擔東莞某咖啡廠運輸業務的真實案例。該用戶負責將廠里的咖啡運到港區,廠里拉貨的新能源車型有6輛。用戶更換成新能源運輸車之后,廠家因產業鏈減碳將運費漲了300元,原來運一車給700元,現在給到1000元。據用戶自己計算,他現在一年運費漲的錢,再加上燃料成本上剩下的錢,一個月多掙3萬元,僅用一年時間就把更換新能源車輛的本錢賺回來了,用戶目標是2年內把15輛運輸車都換成新能源車型。
徐長明表示,未來,用戶由于各種各樣的經濟性因素自愿購買新能源商用車的比例將會不斷增加。
結束語
目前,我國新能源商用車正從政策驅動階段向政策+市場雙重驅動階段邁進。這一階段的實現,依賴于新能源商用車的市場競爭力的不斷提升,其核心是靠技術的進步與突破。
“誰能率先在技術上突破,誰就能贏得在新能源商用車領域的競爭優勢?!毙扉L明總結道。
來源:第一商用車網 齒輪頭條網
免責聲明:本文編輯整理自網絡,供于交流和學習,翻譯不當敬請諒解。
若涉及版權及內容問題,請與本號及時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謝謝。